表決通常用在看電視上, 到底現在要看新聞台還是東森幼幼台時, 埔里的家就會出現表決的場面, 每次當媽咪以理性公正的語氣詢問著 “要看24東森幼幼台的人請舉手”後, 你會看到一個小小孩以堅毅的表情挺直身軀高高舉著自己的右手, 但當他發現自己是輸的一方時, 卻常以耍賴收場. 又因為現場多半有阿公及阿媽, 所以小小孩的耍賴總是成功.
然後, 就是猜拳了, 猜拳可以運用的範圍很廣, 要不要去溜滑梯, 要不要去書局(書局對小小孩來說猶如精品百貨公司), 甚至可不可以買冰淇淋也會用猜拳來定輸贏。由於小小孩每次出拳第一把總是出剪刀, 所以輸贏總是由媽咪決定, 為了讓小小孩了解 “願賭服輸” 的道理, 媽咪也總是以較大的比例讓甜甜贏, 然後再自以為是的以心甘情願的態度立即起身迎合小小孩的需求.
但…小人學到的不是願賭服輸的道理, 他學到的是 “我很會猜拳”.
中秋節從屏東阿公家要啟程回阿祖家的路途上, 小小孩一上車便呈現若有所思的安靜樣, 車子轉過幾個路口, 接著小小孩如找到解決方法似的忽然以公正理性的態度加上堅毅的表情, 挺直身體配上完全不搭的娃娃音對媽咪說”媽咪, 我們現在來猜拳, 如果我輸了, 我就坐在椅子上, 如果我贏了, 我就給你抱.”.
小小孩突如其來下的戰帖不只沒有激起媽咪迎戰的決心, 反而得忍住大笑的衝動, 以一付慈詳長者樣的態度對著小小孩說 ”寶寶, 媽咪告訴你, 有些事情我們可以表決可以猜拳, 但有些事則完全沒有商量的空間, 有些事是媽咪說了算, 就好像坐汽車座椅.”, 小小孩沒料到媽咪如此的回覆, 鎖緊眉頭又再度陷入沈思, 媽咪忍不住笑著又問 “你從一上車都沒有講話, 就是在想怎樣可以不坐安全座椅嗎?”,小小孩單純認真的點點頭惹得媽咪忍不住的大笑. 小小孩一臉憂鬱認命, 過沒多久開始藉口肚子痛, 再沒多久開始賴皮, 沒辦法, 此時媽咪讓步的說”好吧!!那我們來猜拳.”, 於是一切照媽咪計劃的他出剪刀我出石頭, 媽咪贏了這場不該存在的比賽. 又沒多久, 屁股長蟲的甜甜越來越無法忍受被綁在汽車座椅上, 不斷重覆著猜拳又猜輸的戲碼, 然後媽咪決定派出爸比應戰並多嘴無腦的提醒爸比 “She always gives the scissors.”, 完全忘了甜甜在Teacher Angel那可是每天玩遊戲大喊著”paper, scissors, stone”, 甜甜若有所思馬上變化拳法, 一出拳, 二人都出石頭達成平手, 再出拳, 二人都出布又成平手, 此時媽咪驚覺這猜拳遊戲已非媽咪所能控制地趕緊出聲阻止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現在…猜拳的遊戲可能要再來研究研究了!!